返回上级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 

——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邵荣强专访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历时三年,全国校企合作的现状如何?还存在怎样的瓶颈和困难?而这些问题又要如何去解决……近日,记者对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河东区人大代表、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邵荣强进行了专题采访。

企业概况: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模范和谐企业、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天津市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公司在实践运营多年的基础上,在科技产业与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产品体系,从产业、项目、专业、课程形成了系统化的操作实施标准,并根据职业教育学生的学情,把企业的项目转化成标准化的教学产品,与合作单位在产业+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融合、师资融合、课程融合、文化融合,深度融合实施多模式的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已在全国高校开始实施,累计实施授课行政班级500余个,受众全日制在读大学生过万人。


现状: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比例较低 

邵荣强:我国的校企合作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实践与探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模式上也有一些突破和创新。但是,和世界上发达国家德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大致分为“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项目驱动”“顶岗实习”“2+1结合”“产学结合等形式,虽然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每种模式仍存在着许多困境和困惑。

以“产学结合为例,它是一种应用型学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的;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体验,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计划,使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双方互利互惠;校企联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能有效地发挥学校和企业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参与技术开发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这种校企合作的关系不稳定,学生实习的制度不健全,学生的安全缺乏保障;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的比例较低;企业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得不到满足。

而“项目驱动寻找适合校企合作项目有一定难度,因而这种合作形式适用范围受到限制;顶岗实习则存在教师参与顶岗实习的时间与机会少,与企业沟通不够,参与顶岗实习的企业不够配合等弊病。

分析:四点因素影响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邵荣强:校企合作之所以出现此类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四点原因;首先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落实不够明确。目前,国务院、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陆续密集性颁布了政策法规促进和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文件,但是现阶段校企合作大多处在人力资源供求合作等浅层次合作。如何寻求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点,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迫在眉睫。

其次,企业主体作用不够凸显。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作用不明显,动力不足。企业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一般不会主动通过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来获得人力资源,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会造成企业资源的利用不均衡。

再次,校企合作程度仍在浅层。校企合作虽然经过多年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但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和通盘考虑,统筹运作,没有完全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在校企融合的专业建设标准、“企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体系等方面没有形成相互作用,离互动介入,相互交融,深度合作还有较大差距。

最后,校企合作存在较大瓶颈。学校运行管理机制、人员编制与校企合作的要求不匹配,校企深度合作人才资源和资金投入有限。国家积极倡导开展混合所有制学院、现代学徒制项目等试点工作,但在具体操作上仍存在国有资产与民营资本如何融合,招生如何统一,利益如何分配等诸多困境。

破局:打造完整产学协同育人体系 

邵荣强: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出了更加明确的合作形式与促进举措。迅腾集团将该办法作为当下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南,不断提升企业站位,将自身融入国家战略层面,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引导,潜心研发了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创新体系(简称体系)。

该《体系》机制灵活全面:一是建立由企业、学校双主体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校企合作决策机构, 形成双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二是在人事政策、师资培养、奖惩机制等方面设置一些针对教师企业实践或企业专兼职教师的工作量核定方法,实现多种工作内容的绩效转换;三是发挥优势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定制培养、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等具有校企双主体育人特点的人才培养;四是引入完整的《体系》解决方案,包含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程、课程标准、考评体系、认证体系、就业管理体系等一整套完整的产学协同育人体系。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作为迅腾第一家校企合作高校,从专业共建到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双方合作10年有余。2015年,双方成立山东省首家互联网学院,2017年双方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由迅腾科技集团出资3000万元共建互联网学院,现已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长期深度合作关系。2020年,迅腾产业孵化基地正式成立,打造了专业化高校职场,双方共同打造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职教新生态链,将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截至目前,迅腾已经与全国40余家高校开展合作,形成专业+产业两轮驱动的产业学院模式。

展望:实现三基地”“N工坊”“一高地 

邵荣强:随着国家对“产教融合工作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全国校企合作也将迎来全新的一页。迅腾作为校企合作的先驱者,还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相关政策为方针,不断将产教融合推向纵深,与高校深度融合,实现三基地、N工坊、一高地建设目标。

三基地建设,即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围绕人才、产业、创业三个基地建设为主线,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孵化基地、创业者孵化基地,开展产教融合、产学一体、工学结合、创新创业、三教改革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N工坊建设,在产业孵化基地中建设“N”家公司“N”个真实工作岗位的产业工坊,承接企业真实业务,深化产学一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一高地建设,通过三高地、N工坊建设,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贯穿融合,旨在形成产教融合创新高地

同时,我个人作为行业的领军人,也希望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竭尽所能,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返回顶部

—— 关注我们 ——

QRcode

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联系方式:022-24211919
  • 邮箱:xtkjjt@163.com
  • 公司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十一经路三联大厦20层
备案号:津ICP备19003369号-1
返回顶部